目標管理 -6.3

   執行目標前,排定好行動計畫,助你敏捷別在糾結

 

 
 

  

 

 
 

【撰文 / 育群創企管資深講師  石博仁】

 

 

 

    

 

 當我們設定好目標後,後續該如何排定行動計畫與步驟,進而幫助我們達標呢?如下四大步驟來說明。

 

    步驟一:將3~9個目標列舉出來(目視化)

    首先,將這一期(當季或當月)的目標全部列舉出來,並以SMART原則」依個人喜好習慣寫在筆記本、醒目的看板、便利貼、行事曆,或者輸入在手機上,以利方便隨時可查閱,提醒自己時常看著完成期限,催促著趕快執行目標,此方法叫做「將目標目視化」

    過去,我個人比較偏好寫在便利貼,將每一個目標寫在一張便利貼上,然後貼在辦公室座位的屏風上,每天不斷地看著目標,並且提醒自己趕快去完成它。當完成該目標後,就把那張便利貼撕下來丟掉。如此地運用下來,很自然地不會忘記或遺漏掉該執行的目標。現在,因手機的便利,則習慣輸入在手機的備忘錄上,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步驟二:尋找過去相關成功與失敗的經驗

    接下來,自我提問:「我們公司是否曾經做過類似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經驗?」因為找到公司曾經做過的成功經驗,就可以快速地模仿或複製類似的經驗,或者酌情修正方法來滿足現況的需求這樣的做法是最有經濟效益的。當然,公司曾經做過的失敗經驗,也是相當地寶貴,它能讓我們避免重踏覆轍,所以,大部分的企業非常地重視內部訓練的經驗傳承以及文件檔案的知識管理。

    以前,我在從事人力資源工作時,為了解決「操作員薪資科目過於複雜」的問題,設定的目標是將現有操作員十個薪資科目,精簡成七個薪資科目,但前提是,薪資不能增加或減少。在執行這個目標之前首先自我提問:「我們公司是否曾經做過類似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經驗?」於是,找遍了全公司資料庫,發現三年前有過失敗的經驗,失敗的主要原因有兩項:第一原因是,七個事業部的操作員要整合成同樣適用的七個薪資科目,過程相當地困難;第二原因是,變更勞動條件需徵得工會同意。所以,此檔案資料就相當地彌足珍貴,幫助了我精簡、快速地找到關鍵的原因,並且有效地達成這個目標。

    如果,我們公司沒有類似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那該怎麼辦?可以著手尋求上下游相關廠商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因為,同產業的經驗比較接近,模仿或複製的成功機率會比較高。若無同產業的經驗,只能參考產業外的個案,但畢竟還是隔靴搔癢,參考的價值就相對地低很多了。

 

    步驟三:事先列舉達成目標的困難與障礙

    在執行目標的過程中,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做到了一半才發現怎麼有這些困難與障礙?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千金難買早知道」。何不嘗,在規劃如何執行目標之前,就要預先設想有可能會發生哪些困難與障礙,相對地,針對每個困難與障礙做有效的預防措施,如此,將會「胸有成竹」地更有信心地邁開步伐執行目標。

 

    步驟四:排定行動計畫與步驟

    當我們預先設想可能會發生的困難與障礙,以及規劃好預防措施,就可以進一步地排定行動計畫與步驟。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行動計畫與步驟應該配置主辦與協辦人員,以降低管理風險,因為,如果主辦人員離職或請假,至少還有協辦人員可以維繫工作品質,以確保此項目標的執行進度。倘若是同一部門的成員執行行動計畫與步驟,由老鳥擔當主辦人員,菜鳥擔當協辦人員,也不失是個好方法。

   

    總而言之,在執行目標前,應做好這四大步驟,將有助我們更敏捷達標。

    步驟一:將3~9個目標列舉出來(目視化)

    步驟二:尋找過去相關成功與失敗的經驗

    步驟三:事先列舉達成目標的困難與障礙

    步驟四:排定行動計畫與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