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企業進行招募面談時,使用「行為事件法」收集關鍵績效行為的效益越來越顯著。甚至連鴻海集團也不例外,在招募「總裁幕僚群」的過程中,針對應徵者提問的問題如下:
1.說明您對鴻海的認識。
2.您想加入『總裁幕僚群』的動機。
3.您認為您過去的學/經歷、成就對於您到『總裁幕僚群』,有哪些幫助?
4.假如您獲得進入『總裁幕僚群』的機會,您準備如何發展您的事業?
5.如果您有傑出事項或專業成就,請您簡要說明或提供相關文件資料。
6.您認為什麼樣的成員背景組成可以讓『總裁幕僚群』的成效最大化?為什麼?
7.如果您有機會與郭台銘總裁面談,您想提出什麼『建言』?
8.以往經營企業或執行專案時,有何失敗或不成功經驗?從中學習到何種經驗?
9.帶領企業成長的成功經驗說明(最有成就感的一段經驗)。
針對以上這九大提問的問題來分析與探討:
1.說明您對鴻海的認識。
如果求職者說明了愈正確且愈詳盡,表示愈用心準備鴻海的相關資料,求職的意願愈積極;相對地,求職展現主動積極,正式工作也會主動積極。
2.您想加入『總裁幕僚群』的動機。
此問題用來尋求瞭解求職者冰山最下層的動機。
3.您認為您過去的學/經歷、成就對於您到『總裁幕僚群』,有哪些幫助?
此問題為典型的「行為事件法」,瞭解求職者過去的學/經歷、成就的具體行為事件,是否與『總裁幕僚群』的績效行為有高度的相關性。
4.假如您獲得進入『總裁幕僚群』的機會,您準備如何發展您的事業?
此問題用來瞭解求職者的職涯規劃與具體作為,通常會提問求職者1~2年的職涯規劃會比較具體,並且追問應徵職者說明近6個月做了哪些相關的準備,來支撐「行為事件法」的可信度。
5.如果您有傑出事項或專業成就,請您簡要說明或提供相關文件資料。
此提問為相當重要的「行為事件法」,尋求瞭解求職者過去的傑出事項或專業成就,並提出相關文件資料來佐證與『總裁幕僚群』的績效行為是否有高度的相關性。
6.您認為什麼樣的成員背景組成可以讓『總裁幕僚群』的成效最大化?為什麼?
這個提問為鴻海針對這次招募獨特的提問,主要用來瞭解求職者未來在工作上如何包容成員不同的背景,將『總裁幕僚群』的團隊合作的成效發揮到最大化。
7.如果您有機會與郭台銘總裁面談,您想提出什麼『建言』?
此問題是用來瞭解求職者對鴻海的建議與改善的地方。
8.以往經營企業或執行專案時,有何失敗或不成功經驗?從中學習到何種經驗?
此提問為相當典型的「行為事件法」,先提問「反向」問題後,再提問「追問」問題,來瞭解應職者如何去克服過去的失敗或不成功經驗,並且從中學習到有哪些寶貴經驗與「總裁幕僚群」的績效行為是否有高度的相關性。
9.帶領企業成長的成功經驗說明(最有成就感的一段經驗)。
此提問為「正向」問題的「行為事件法」,來瞭解求職者過去的最成功(最有成就感)經驗,與「總裁幕僚群」的績效行為是否有高度的相關性。
再來看看麥當勞在招募面試時,也是同樣地著重在「行為事件法」,重要幾個提問如下:
1.過去從事過哪些工作?或打工?為何離職?
2.是否曾經從事獨當一面的工作?比較專長的領域為何?
3.長時間從事同性質的工作是否能得心應手?與其他人相較之下,自己的優點何在?
4.在過去所從事的工作或是學生時代參加的社團活動中,自己最喜歡或是印象最深刻的工作為何?
5.在過去的工作崗位上,假使上司臨時調派其他的工作或是派遣至外地出差,配合度如何?以何種態度面對?
6.過去是否曾經有過團隊工作的經驗?
除此之外,要進入Google公司,最重要的能力評估,也有行為事件法的意涵,評估應徵者的提問順序為「以前做過什麼?」「未來可以做過什麼?」「什麼都沒有做過才會看學歷」。高明的你,是否已經看的出來,要如何挑選求職者是否有敏捷DNA?專注於過去的「行為事件」就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