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面談 -5.2

  教你如何透視履歷自傳,把關七大檢核點

 

 
 

  

 

 
 

【撰文 / 育群創企管資深講師  石博仁】

 

 

 

 

    

之前有提到要將職缺的內容進行工作分析,再由分析的結果訂定「工作說明書」,依據工作規範進行廣告文宣來甄選工作。在眾多的履歷與自傳中,挑出符合職務需求的求職者來參加後續的招募面談,利用這初步的篩選方式可以避免耗費過多的招募面談成本在不適合的求職者身上。

    又該如何評估應徵者的履歷與自傳呢?應掌握的重點如下:

    1.基本資料

    瞭解應徵者的年齡、性別、住址,以及通勤狀況是否可能影響工作意願。

    2.學歷與求學過程

    除了學歷是否符合需求外,求學過程是否有中斷(了解其原由),以及探究學習動機、人際關係、幹部經驗、社團活動等是否與工作規範有關。

    如果求職者是社會新鮮人,可多關注在人際關係、幹部經驗、社團活動上,是否與職缺的工作性質有相關。

    3.工作經歷

    主要了解應徵者過去的工作經歷與求職工作內容關連性,並詳細了解工作時段、內容、待遇、離職原因及合理性、換職頻率、工作中斷原因、待業時段等。

    其中,如果「待業時段」過長,可能會造成工作的倦怠;當中的「換職頻率」也代表了工作的穩定性,ㄧ般而言,在一家企業工作至少滿三年以上才算工作穩定性較高。如果發現求職者的履歷出現多次公司未待滿三年,則可推論其工作穩定度可能較低。

    4.專長/證照

    了解應徵者的專長與職缺工作內容是否有關連性,和取得證照的成就動機,以及與未來的職涯規劃的關連性。

    5.配合加班/出差

    了解可接受的原因、加班的時段與頻率,以及出差的時段與頻率,並推論求職者的工作期待與未來適應性。

    6.自傳

    詳閱應徵者自傳內容,主要觀察重點如下:家庭狀況、興趣、特質、求學過程、工讀經驗、工作經歷、邏輯結構、人際關係、系統思考、問題解決、組織能力、價值理念、自我期許與職涯規劃等,並注意文筆是否通順、前後邏輯是否有矛盾以及評估未來潛力與工作適任性。另外,自傳字數如果少於200字,則稍嫌單薄些;如能介於400~600字之間,則為較佳。

    然而,透視以上的履歷自傳,把關以下七大檢核點,倘若都可接受,就可以考慮邀請求職者來進行面談。

檢核要點

可接受

不接受

1.學歷(學校與相關科系)

 

 

2.工作經歷

 

 

3.性別年齡

 

 

4.語文能力

 

 

5.相關必要專業證照

 

 

6.每個工作的年資(更換頻率)

 

 

7.自傳(太簡略或太冗長)

 

 

   

    如果適合的人選過多,可事先用視訊或電話面談,再篩選一次,才進入下階段的實際面談,以精簡面談前的準備時效。

    在實際面談前,有的公司會請求職者再次填寫公司制式完整的履歷表並在最後處標示「以上若有虛偽意思表示,願接受公司隨時免職」。接下來,確認求職者填寫是否完整無遺漏,字體是否整齊而看的懂以及對照之前的履歷表是否有矛盾之處。若有疑惑不清楚的內容,可事先標作記號,待實際面談時,再請求職者釐清說明。

    總而言之,在履歷自傳上能透視出求職者的「自我介紹、求學與工作經驗、專業技能與成就、價值理念與動機」這四大要素,就算是跨出面談前的一大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