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分析與解決系列 -1.5

  有時候乍聽之下的好對策,其實背後隱含著營運風險

 

 
 

  

 

 
 

【撰文 / 育群創企管資深講師  石博仁】

 

 

 

 

 

針對問題解決的改善對策,必須有清晰的邏輯軌跡可依循,避免為了解決了A問題而使得核心競爭力減分,甚至有的解決了A問題而產生另一個B問題。尤其是解決行銷策略上的問題,首先必需釐清你的定位與價值為何?再來深入探討策略為何?因此,以下三個「提問」如果你仔細的思考討論且完整地回答,問題解決的對策就呼之欲出了。 

  Q1:你的主要顧客是誰?

      市場區隔是以哪一族群為主

  Q2:提供顧客認知的差異化價值為何?

      主要的差異化價值是價格、品質、便利、功能、夥伴、品牌或者其他。

  Q3:你的改善對策為何(5P)

      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促銷(Promotion)、公關(Public Relation)等。也就是說,第一個問題「你的顧客是誰?」是第一大母規則,第二個問題「提供顧客認知的差異化價值為何?」是第二大母規則,再來延伸出第三個問題「你的改善對策為何(5P)?」的子規則,如果我們解決問題的對策(子規則)與第一大母規則或第二大母規則有所牴觸或衝突時,則很有可能使得核心競爭力減分,甚至會產生另一個問題,終究還是得不償失。     

     星巴克咖啡(Starbucks Coffee)為例,如下說明:

     Q1:主要顧客是誰?(第一大母規則)

         主要是以上班族為主。

     Q2:提供顧客認知的差異化價值為何?(第二大母規則)

星巴克咖啡提供的差異化價值是營造輕鬆愉悅的喝咖啡環境。為了強化此差異化價值,門市店舖的的裝潢刻意地大量利用落地窗、綠色裝飾物、多元設計感的桌椅、舒適的環境,以及播放著悅耳的音樂與滿溢的咖啡香氣,讓消費者在享用著厚實馬克杯裝滿好喝的咖啡之外,服務人員提供良好的服務品質,並適時地傳遞專業的咖啡知識,使得消費者沉浸在更甚於咖啡本身的知識洗禮中。另外,牆上掛的畫,店內放的爵士音樂都經由專人設計,不論是在紐約、倫敦、東京、上海,或是台北,消費者都能感受到相同的舒適與熟悉,相同的星巴克給人有朝氣、活力,與大都 會的現代感。

     Q3星巴克咖啡的改善對策為何?(子規則)

        1.門市型態依據不同的商圈主題和特性,推出不同型態的特色門市,使消費者能夠一邊喝咖啡,

                            一邊細細品味門市的特色的設計和巧思,以及體會多元的巧思創意與不同的生活觀點

        2.門市地點人潮多的商場或商圈,據點設立在百貨公司、捷運站、高鐵站、高速公路休息站等

      3.產品:門市提供高品質的咖啡(內用與外賣桶裝),與咖啡相關的周邊商品。而且,賣的不

                      只是一杯咖啡,而是整體店鋪喝咖啡的形象。

      4.價格:中高價位

        5.促銷:隨行卡推出每儲值1,000 元於隨行卡內,即可獲得紅利積點一點,會定期的換兌換商品,

                   讓客人有機會品嚐各式新商品,並且可參加抽獎活動

             每月的620日買咖啡打85折、推出熟客卷、隨行卡、配合節日舉辦促銷活動,例如中秋節

            促銷月餅贈送咖啡杯促銷方案等、提供有關咖啡文化介紹例如咖啡豆選擇各式咖啡名稱咖啡

            調理要訣、提供各式各樣之咖啡沖泡器具及咖啡豆之訂購、環保觀念自行攜帶杯子即享有10

            元現金折扣,以及2/14西洋情人節星巴克推出了「買一送一」的超優惠活動。

       6.公共關係:從採購咖啡豆的源頭開始,重視與關注減少環境污染的議題,2008年為止,星巴克

                          經完成77%的咖啡豆商品都符合道德採購的信念,總採購數量已經到達3億磅的總額。

                          預計在2015年前全部咖啡豆都能完全符合100%保護環境及道德採購原則。

                          在2004年,透過Make Your Mark的活動,星巴克的夥伴與顧客們一起參與各項志工

                          服務,並投入了超過200,000小時的志工服務時數。而Make Your Mark這個活動對服

                          務的志工服務時數提供對等的捐款金額給指定的非營利公益慈善或社會組織(10美元/

                          每小時服務、最高上限1,000美元 / 每個活動 )。到目前為止,星巴克透過Make Your

                          Mark活動的推廣與執行一共捐出了超過800,000美元給不同的非營利機構。

                         2005年,星巴克受邀參與全球環保中心的年度會議典禮,並受獎「21st

                    Annual Gold Medal for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Achiev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1屆國際企業持續發展優良

                   表現的金牌獎)

                   此獎項肯定了星巴克在咖啡相關發展與C.A.F.E. 咖啡農公正平衡機制 (針對環

                   境、社會與經濟3大項目的咖啡豆審核與採購規範)。 透過與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的合作設計,C.A.F.E.機制提供一套以咖啡品質、環境保育與

                   供應鏈透明化為核心重點的咖啡農共同獲益關係推廣的完整機制。

                        另外參與各式社區的志工服務,如上山陪讀、淨灘及移除野生種等活動,以及不定期

                   在各門市舉辦咖啡講座

   由以上可以看的出來,星巴克咖啡所發展的改善對策完全遵循,第二大母規則提供顧客認知的差異化價值,以及第一大母規則的主要目標顧客群。倘若改善對策違背第二大母規則的差異化價值,那將會如何?    

    有一次星巴克咖啡門市業績下滑時,尋求提升業績的改善對策,有人提議:

           「根據來店人數的統計,在中午與晚上用餐的時段的來店人數明顯較少,如果我們增加用餐的服務(如火鍋、套餐等) ,可以提升店舖業績,更何況其他咖啡店都有提供用餐的服務。」

            乍聽之下相當有道理,而且是我們常聽到的「市場滲透策略」,但仔細的推敲思考,提供了用餐服務雖然可以在短期內創造業績,可是:

            星巴克咖啡的定位如何?

            門市經營的中長期發展?

    煮火鍋的咖啡店還能營造出喝咖啡的氣氛?

    滷味、炸雞使得咖啡氣氛走味?

    定位是否會走向用餐為主喝咖啡為輔?

    用餐是否將稀釋了差異化價值?

    很明顯的,改善對策(子規則)已與第二大母規則有所牴觸或衝突,所以聰明的星巴克咖啡至今並未提供正式的用餐服務,只選用三明治、貝果、捲餅、芋鹹派、蛋糕與點心來輕食替代,因為他們深知降低核心競爭力的改善對策,將會稀釋掉顧客認知的差異化價值,對於中長期的發展而言使得定位模糊不清,將會失去聚焦而得不償失。

    也就是說,定位與差異化價值是母規則,問題解決的改善對策是子規則,子規則與母規則有所牴觸或衝突時,將不是個好對策,因為背後隱含著營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