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分析與解決系列-

是在解決問題....還是反將問題更惡化?

 

 
 

  

 
 

【撰文 / 育群創企管資深講師  石博仁】

 

 

 

 

【背景說明】

John任職於電子材料公司工程師已將近一年,與主管Tony相處的尚稱愉快,John亦相當敬重這位主管,也想要好好跟他學習。

John與他的女友Mary交往多年,兩者都在適婚年齡,正在論及婚嫁中;John在工作上,十分地努力並且力爭上游,一直都期望著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晉升為單位主管,以展現自己的才能與成就。

最近部門內從別的單位調來了一位同仁--Sam,做事沉穩幹練,表現得相當優秀,由於Sam 的加入帶給John不小的壓力。再加上,最近因正與雙方家庭討論結婚的事情,身感有些壓力與煩躁,所以,John總認為Tony一定會為自己無法全力以赴而感到心裡不高興,在多重的壓力之下,工作表現也因此有些失常。

 

【案發現場】

在一次解決問題的專案會議中,Tony對於John所負責的工作進度嚴重落後,而導致其他部門抱怨引發的種種問題,感到非常的不滿,以下為雙方的對話:

John很委屈的說:『我也知道解決這些問題很重要,可是我每天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還要應付其他部門的需求,我真的已經盡全力了

  Tony:『難道你就不能和其他相關部門好好的溝通嗎?

  John:『大家都認為他們的事情是最重要的,我想溝通是沒有用的,只能答應他們盡力去做!』

  Tony:『這樣好了,我請Michael幫你解決這些問題,雖然他才剛進公司兩個月,你好好的教他,他應該可以幫得上忙的。』

  John:『還是不要好了,Michael對這些問題不熟悉,而且上次Michael還因為搞不清楚公司的產品規格,與客戶及業務部門產生了衝突,害我又花了好多時間來解決他衍生的問題,我實在沒有時間再去管其他人了….

  Tony:『那你打算如何做?才能趕的上進度呢?』

  John: 『這兩週內我會加班趕工,儘量解決這些問題!』

 

 

【最後下場】

     過了一個多月,由於這些問題未能顯著改善,於是,Tony John此專案一部份的工作交給了Sam,最近還聽說Sam 可能會升遷,John為此十分的沮喪與徬徨,因此,一個人徘徊在捷運街頭,萌生了離職念頭,反問著自己:「我這麼辛苦解決專案的問題,為什麼Tony不懂我的心?到底錯在哪裡?」

 

 

努力加班、力爭上游、勇於承擔的John,難道錯了嗎?是的,John真的錯了!

 

錯誤一:John因為Sam的加入,帶來不小的壓力?

在同儕之間,Sam的做事沉穩幹練,帶來團隊的正面積極向上,是一種加值加分的效果,John如能與Sam一同學習成長,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加一必定大於二。

 

錯誤二:John因為與Mary雙方家庭討論結婚的事情,身感有些壓力與煩躁?

面對變動的外部環境,大多只能應沉著應變,屬於「不可控」的居多,唯一能「可控

的」是,自己的內心世界,倘若內心無法抗壓,以及減少煩躁,又如何解決複雜的問題?

 

錯誤三:John總認為Tony一定會為自己無法全力以赴而感到心裡不高興?

正面積極的「吸引法則」是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基本要件,正面思考與主管的人際關

係,將會帶來正面的效果;反之,將造成負面的效果。John如能更加努力,交出成果來,讓Ton心裡高興,不是更好嗎?

 

錯誤四:John認為和其他相關部門溝通是沒用的?

解決問題沒有雙向的溝通,哪來的認同與共識,以及後續的執行力?並不是溝通沒有用,只是沒有找到對的方法而已。

 

錯誤五:John不想請Michael幫忙解決問題?

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尤其是人力資源更為珍貴,對於解決問題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Tony願意釋出Michael來協助,更應該運用Michael的優勢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一直放大的缺點與過失。

 

錯誤六:John加班趕工,儘量解決這些問題?

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不是處於「瞎茫」或是「假裝忙」,是要重視效果與效率的,加班趕工是最下下策。

 

錯誤七:John聽說Sam 可能會升遷,而感到十分的沮喪與徬徨?

 Sam 的升遷只是聽說而已,又不是真的事實,何必沮喪與徬徨?如果Sam 的升遷為既定的事實,那麼,更應該祝福他,檢討自己應該如何改進,沮喪與徬徨是無濟於事的。

總而言之,請留意我們自身的「想法」、「說法」或「做法」,是在幫助解決問題....還是反將問題更惡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