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班、力爭上游、勇於承擔的John,難道錯了嗎?是的,John真的錯了!
錯誤一:John因為Sam的加入,帶來不小的壓力?
在同儕之間,Sam的做事沉穩幹練,帶來團隊的正面積極向上,是一種加值加分的效果,John如能與Sam一同學習成長,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加一必定大於二。
錯誤二:John因為與Mary雙方家庭討論結婚的事情,身感有些壓力與煩躁?
面對變動的外部環境,大多只能應沉著應變,屬於「不可控」的居多,唯一能「可控
的」是,自己的內心世界,倘若內心無法抗壓,以及減少煩躁,又如何解決複雜的問題?
錯誤三:John總認為Tony一定會為自己無法全力以赴而感到心裡不高興?
正面積極的「吸引法則」是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基本要件,正面思考與主管的人際關
係,將會帶來正面的效果;反之,將造成負面的效果。John如能更加努力,交出成果來,讓Ton心裡高興,不是更好嗎?
錯誤四:John認為和其他相關部門溝通是沒用的?
解決問題沒有雙向的溝通,哪來的認同與共識,以及後續的執行力?並不是溝通沒有用,只是沒有找到對的方法而已。
錯誤五:John不想請Michael幫忙解決問題?
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尤其是人力資源更為珍貴,對於解決問題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Tony願意釋出Michael來協助,更應該運用Michael的優勢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一直放大的缺點與過失。
錯誤六:John加班趕工,儘量解決這些問題?
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不是處於「瞎茫」或是「假裝忙」,是要重視效果與效率的,加班趕工是最下下策。
錯誤七:John聽說Sam
可能會升遷,而感到十分的沮喪與徬徨?
Sam
的升遷只是聽說而已,又不是真的事實,何必沮喪與徬徨?如果Sam
的升遷為既定的事實,那麼,更應該祝福他,檢討自己應該如何改進,沮喪與徬徨是無濟於事的。
總而言之,請留意我們自身的「想法」、「說法」或「做法」,是在幫助解決問題....還是反將問題更惡化呢?
|